1. 1
  2. 2
  3. 3
预警工作

出口规模20万吨的大品种:维生素C原料市场变化

发表时间 :2022-2-21 11:14:39 * 浏览 :

维生素C又名L-抗坏血酸,作为人体必需的一种水溶性维生素,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系统,参与胶原蛋白、细胞间质和神经递质的合成等。在食品工业中,维生素C常被作为抗氧化剂用于食品的保鲜。同时维生素C还具备有抗氧化,抗自由基,抑制酪氨酸酶的形成,从而达到美白,淡斑的功效。

 

据健康网粗略计算,2021年我国维生素C产能将达到35万吨;尤其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以来,维生素C的销量大幅增长,下游产品需求呈现持续性稳定性增长,而且普遍认为这一需求在未来将成为一种习惯。因此,国内维生素C原料生产企业抓住机会,陆续扩产,仅石药维生、山东鲁维的产能均达到8万吨。目前推测,全球维生素C原料需求量在24万吨左右。未来2-3年正是目前扩产效应初显的时候,需求量平均按5-6%的增长率,到2025年以后大概可以到30万吨。

 

近两年维生素C原料供应一直偏紧张,2021年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,到四季度小幅下滑。多年来维生素C原料在产能过剩背景下,价格长期低迷,疫情原因的价格上涨是否可持久?实际上,2017-2018年价格大涨后到5.9美元/KG,2019-2020年均价只有3.6美元/KG,2021年市场均价在4.8美元/KG,2022年的市场价格依然存在不确定性,但是经过多年的波动和调整,至少需求量最强有力的支持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.png

 

国内维生素C原料重点企业产能比重 

 

据健康网统计,近10年来,我国维生素C出口量保持稳步增长,到2020年,增长率达到32%,步入一个“大台阶”,2021年出口总量仍接近20万吨,而从出口均价走势看出,多年的低价,加上有两年的“跳跃”2021年的价格似乎达到了一个平衡,而且全年月度均价也是保持平均。2022年,生产企业随着市场的变化,价格可能出现小幅度调整。

 

2.png

 

2013-2021年维生素C原料出口量及增长趋势

 

3.png

 

2012-2021年维生素C原料年度出口均价走势

 

2021年1-12月我国维生素C出口总量19.81万吨,出口总额约9.46亿美元,平均价格为4.77美元/KG,12月份单月占据当年出口数量之最;全年出口量略减少,出口量同比减少3%,而出口额同比增长26.53%,可见今年的均价水平维持较高。其中,两大出口地区分别是山东和河北,合计超过11万吨;两大出口地区依次为美国和德国,占比分别为21.39%和10.59%,共涉及161和国家和地区。

 

 

4.png

 2021年维生素C主要目的国出口份额和均价


全球维生素C庞大的需求形势下,国内维生素C产业格局依然小幅动荡中,包括龙头企业的扩产、新企业的稳步发展、产业链的完善,对未来市场变化都有较大的意义。未来,大环境影响和基础原料价格波动等会给市场行情带来不确定因素;同时,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以及配套设施将进一步巩固供应商地位。